公告:

通告如下:即日起未经本栏目允许私自开展所有工作的均属个人行为! 与本栏目无关,一经发现一律开除永不在录用!造成严重后果的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电话: 13269261731 网址: www.zzlshyfl.com www. CGTVshyf.com www.CDTVshyf.com 监督电话: 13269261731 邮箱: cctvfz@126.com 证件查询

让抗战精神永续传承

时间:2025-09-02 阅读:1683 来源:中国数字电视《社会与法》栏目新闻采编中心

分享到:


 编者按:

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大事,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做出我们鹤壁人的贡献——让抗战精神永续传承。

让抗战精神永续传承

 

一、自费建馆 免费开放 义务讲解 一干就是十年

鹤壁市是殷商末代帝都和春秋战国时卫国、赵国都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给我们留下大量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文物旅游给予了大力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有部分散落于民间的文化遗产遭到风雨侵蚀,或被人为破坏,或被盗窃、倒卖,离我们渐行渐远。原淇县邮政局局长付同喜2009年退休后,看到这一切十分心痛。怎样才能把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好、把根留住?“对,建立一个博物馆”。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同事、老朋友时,大家却连连摇头,劝他不要做这个既花钱又费力的活。



但是,他谢绝了周边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开始收集收藏起农耕、抗战物品。没有资金,付同喜就自掏腰包,能讨则讨,不能讨再买。积蓄用光后,他就从牙缝里挤,自已耕地种粮食、种菜,省吃俭用。他的执着精神打动了老伴儿和孩子们,都自觉地加入到他的收藏队伍中,老伴儿每次都陪他下乡,女儿更是把自己的住房腾出来让父亲作展厅用。付同喜的一片苦心也终于打动了身边无数的文化爱好者,有的亲自把家中老物件赠送给他,有的听说哪个村有稀缺老物件,主动打电话给他联系。就这样,把朝歌博物馆办了起来!其中红色交通馆建在了古代“急递总铺”“军政局”原址上。自费建馆,免费开放,义务讲解,一干就是十年。弘扬民族民俗文化,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在红色教育、关心下一代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市鹤翔小学、实验学校、淇县五中等50批次学生纷纷前来参观,如2024年1月12日淇县实验学校两批104人参观豫北红色交通展览馆的视频在民生经济网的浏览量达到480051人次。如今,该馆已经获评“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淇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最近,淇县朝歌博物馆在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任的带领下,馆长组织5名专家顾问按照豫北各“市”党史记载,深入河南省辖内黄河以北地区的红色交通点、站、线,重新探寻红色交通线,体现抗战足迹,收集抗战时期的革命故事,征集抗战时期的珍贵文物,通过专家们的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了豫北红色交通线在护送人员、转运物资、传递情报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摸清了豫北红色交通线北线、中线和南线的起止地点,中间站点的具体位置,以及部分交通员的动人事迹,将各“市”为政的断章党史记录,连贯成章,全面系统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展现给大家。

二、豫北红色交通线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特别是抗战时期,豫北作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枢纽,自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既是日军侵华的目标,又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支点,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尤其抗战期间的隐蔽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抗战篇章,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豫北,这片位于太行、冀南和冀鲁豫三块根据地接合部的热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咽喉要道,也成了打破封锁的关键突破口。1941年后,日军在北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疯狂"蚕食"和分割抗日根据地。他们依托平汉铁路及卫河天堑,构筑了密不透风的封锁线,使太行山与冀鲁豫、冀南根据地间的联系严重受阻。面对日军的严密封锁,开辟一条穿越敌占区的秘密交通线已成为维系革命生死存亡的必然抉择,豫北地下交通线应运而生。豫北交通线在日伪军眼皮底下,以秘密、隐蔽的方式渗透敌人的防线,成功沟通了太行、冀鲁豫等根据地之间的联系。确保了延安与山东、华中、华东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以及太行和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相互支撑。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在林州任村建立了豫北办事处,在内黄井店沙区办事处,两个办事处相互配合,护送来往人员,转运军需民用物资;向敌占区大、中城市和伪军中派遣敌工和情报人员,并担任总部情报处的联络任务。

北线:这条隐秘的红色动脉,呈东西走向,穿越了今日安阳的林州市、安阳县、安阳城区、汤阴县、内黄县,以及鹤壁的浚县、淇县、濮阳的清丰县等地。在当年日军重兵布防的三道"死亡封锁线"上巧妙穿插,最终将太行与冀鲁豫两大抗日根据地紧紧缝合在一起。

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1942年9月自华中经山东去延安,《安阳市历史第一卷 》P170。他化名胡服,以山东大学教授的身份做掩护。由王乐亭护送通过地下交通线,沿途许多与中共有秘密关系的伪军据点都能尽力护送。王自全还用轿车将刘少奇。送过平汉铁路封锁线,一直到其辖区边沿,在另一个联络点,伪军安排刘少奇随根据地运货的车辆一起通过敌人封锁线。顺利到达根据地。

中线:这条红色交通线东起冀鲁豫军区清丰单拐村经内黄的沙区到浚县大赉店到鹤壁市庞村再到淇县的全寨最后到林州的临淇村。

1、1943年5月,中共北方局太行分局书记、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到冀鲁豫边区坚持工作返回太行。 《中共鹤壁市历史第一卷》P146——147。由沙区办事处同志护送,通过地下交通线安全到达目的地。在交通科长马赛的带领下,邓小平一行通过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天门会地区,巧妙地通过了敌人的一沟级铁路封锁线。

2、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1944年2月去延安。《中共鹤壁市历史第一卷》P156。

3、1945年8月陈毅、李富春、林彪、杨得志、林枫、肖劲光等开完“七大”回山东。《中共鹤壁市党史第一卷 》P156。

南线:这条红色交通线有多条分支组成,起点冀鲁豫军区所在地清丰单拐——路过山东到延津县马庄乡原屯村——柳卫——过大运河到淇县大李庄——骑河黄庄——常屯——大双——塔岗——小店河——狮豹头——林州临淇——任村(八路军豫北办事处)。

  1、1944年徐向前从山东根据地去延安;冀鲁豫军区政委苏振华带领1000名干部去太行根据地整风,《中共新乡历史第一卷》P150。

2、陈云、陈毅、李富春、林彪、滕代远等1945年9月从延安返回各根据地。《中共新乡历史第一卷》P150。

三、讲好博物馆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让抗战精神永续传承

1.这是豫北抗战时的土枪,豫北人的智慧,铁匠炉上锻打的,上细底粗腹中空,一打一大片,虽然撵不上洋枪洋炮,当时也是很先进的。

2、铁钟,在抗战中发挥了很多作用,敌人来了,是两快一停,敌人走了是一慢两快,平安无事了,集合是连续快。豫北人民聪明吧。

3、这是邓小平一行在淇县全寨村居住时的板凳和马灯。

4、这是濮阳清丰单拐村给开国上将宋任穷烙馍的铁鏊。

5、1944年徐向前从山东去延安,交通员延津县马庄乡原屯村农会主任原保义同志化妆成锵刀磨剪子师傅在最前面开路,安全后通知下一个交通员,然后有另外一个交通员协同徐向前通过敌人封锁线。这是延津县原屯村农会主任原保义用的锵刀磨剪长板凳(革命文物)。

6、这是1944年汲淇联合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巩培基在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办公用的核桃木的办公桌(革命文物),卫辉市政府来索要过多次。

7、这是淇县第一个党支部也是鹤壁市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吴当坤1927年以教书先生为名来淇县等地发展地下党员、成立党支部时带的牛皮手提箱(革命文物),是他长孙吴海同所捐。

8、这是鹤壁市第一个党支部宣传委员谭贺庭家抗战时期红色交通员接头用的密电码,暗号:水嘟噜(四系陶罐),密码:水嘟噜四面遇水出字的不定期排列顺序。

9、这是淇县南关回民交通员付天庆运输药品时的两头尖扁担,用时是工具,遇见特殊情况是武器。1943年付天庆在南关地主黄天风家当长工,利用他帮地主做皮货生意为掩护做交通员工作,几年来付天庆掩护干部、青年过往,传递情报和药品百余次,1947年身份暴露后参加了八路军武工队,为六区武工队队员,1948年在淇县南阳作战时受伤,这是他的国家二等乙级残废证。伤愈后组织上安排他到淇县国家粮库从事安全保卫工作,为淇县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0,这是淇县第一个工委书记刘哲民在淇县县委早期办公驻地桃胡泉村办公是的三条腿马杌。这是他书写文书和布告用的砚台。

豫北是一片红色沃土、英雄之土地,豫北儿女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数英雄人物以及事迹与珍贵文物承载的那段鲜活的历史,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从伟大抗战中汲取力量,奋写豫北红色交通新篇章,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对历史的有力回答,也更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孙建新)


编辑:李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