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电视《社会与法》栏目山西讯 (通讯员:宋玲毅)近年来,长子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做好“山”文章、绘好“水”景图、布好“名城”局建设目标,聚焦产业转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有效推动县域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聚焦产业转型,加快发展制造业
省委蓝书记指出,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长子县把发展制造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一是大力发展煤机制造业,依托煤炭生产,大力发展煤机制造产业,推动煤机设备产业园、煤机维修再制造、唯诺达智能矸选清仓机及绿色充填设备等项目开工建设。二是着力提升制造业占比,依托产教融合科技园、丹朱总部经济区,建设一批制造业研发中心,导入中研非晶、汇龙智能扫路机、未来万家农机加工、齿科材料制造等项目,不断提升制造业在工业乃至全县经济中的比重。三是扎实抓好其他各项产业,抓好消费品工业、现代物流、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2022年,新兴产业类项目投资占比39.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幅为43%,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高到90%,网络货运平台营业额达52.18亿元,是2021年的4.24倍。
二、聚焦招商引资,千方百计促投资
省委蓝书记指出,经济长远、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招商引资。长子县按照“向内挖潜增效、向上争取上项、向外引企招商”原则,全力争取资金项目,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一是大力开展全域招商,构建“大招商”发展格局,完善谋招一体推进、项目流转共享、要素优化配置、难题及时解决的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招商机制,形成全域招商合力。二是积极开展全员招商,修订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之人”,激发调动社会各界招商、荐商、引商积极性。三是精准开展全链条招商,明确产业链招商重点方向,在“短链”延长、“细链”增粗、“弱链”变强、“断链”连通、“无链”生有上聚力突破,努力打造链条完备、高端高质的产业集群。2022年,共签约总投资187.4亿元的项目123个,全县各级各部门主动赴省市对接1200余次,争取市级以上项目146项,资金10.42亿元,招商引资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梯队。
三、聚焦项目建设,大干快上蓄势能
项目是经济的抓手、发展的载体。在实际工作中,针对重点项目,完善体制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尽快落地,一是建立协调机制,深化联合办公、并联审批、“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办法,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二是建立推进机制,形成“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筹融资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政银企市场化对接活动,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项目建设。2022年,滚动实施重点项目141个,同比增长20.51%,签约项目完成率达到143.1%,开工率达到96.7%,计划投资完成率达到100%。
四、聚焦要素保障,深化市场化改革
要素保障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长子县围绕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人才等要素,推动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一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全力打造支持产业转型、承载企业集聚的“十大平台”。坚持“保、增、活、强”并重,推动市场主体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5977户,完成率138.42%,增长34.5%。二是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各类专业市场建设,搭建商气浓、人气旺、有特色的生产、经营、销售网点;加快义乌工厂招商入驻,高标准打造“北方义乌”。三是精心打造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将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城市建设“升级版”、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惠民实事,2022年,投入乡村振兴资金3亿元,同比增长28.35%,改厕5017座,创建合作社1243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家庭农场458家,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先行县,建成4个乡镇中医馆。开展“五个一批”文化惠民活动1500余场,免费送戏下乡200场,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郭鸿雁
审核:李旭平 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