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1 阅读:122298 来源:中国中央数字电视《法制与经济》栏目新闻采编中心
中国中央数字电视《法制与经济》栏目山西报道:(宋玲毅)发展26座春秋大棚青皮尖椒和45亩红线椒产业,建设3座草莓智能温室,年末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将突破40万元。
两个多月,南凹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硬化道路200米,清理垃圾渣土140余立方米,种植花卉乔木3600株,白化墙面1000余平方米,新建文化长廊28米,整修出一个13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民的房前屋后整洁了,菜园子都有了篱笆墙,堆积的垃圾不见了,南凹村一下子敞亮了,村里人也都精神起来了。
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农村产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动能。绿色,是全面小康的鲜明底色。虽然已立秋,走进沁州黄镇,依旧满目绿色。与绿色相对应的,是公路沿线随处可见的小米文化黄色景观标识格外显眼,营造出了十分浓厚的“沁州黄”品牌氛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农业和山美水美的好生态,带给乡亲们实实在在的好生活。
作为一个成立刚刚一年多的乡镇,沁州黄镇无疑是年轻稚嫩的,但作为沁州黄小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沁州黄镇在深耕小米市场、重塑品牌文化,壮大龙头企业方面却是十足的老练成熟。这也是县委、政府用沁州黄这个“老字号”“金招牌”为乡镇冠名的初衷,足可见脚下这片红土地与沁州黄的深厚渊源。
据悉,沁州黄镇成立以来,立足“基础在农业、优势在农业、出路也在农业”的振兴定位,今年成功将沁州黄小米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以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智慧农业配套,县委、政府也大力支持沁州黄产业发展,每亩沁州黄为种植户提供480元的农资补贴,为项目村发放谷子精量播种器、铺膜机等农机具。同时沁州黄镇也拿出了自己的优惠政策,为群众每亩发放谷种一袋,补助保险7.2元,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举一纲而万目张。沁州黄镇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走出高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今年,该镇沁州黄产业得到空前发展,全镇建成1.3万亩沁州黄小米种植区,新建有机旱作沁州黄示范基地2623.3亩、灌溉机井4眼、蓄水池3座,修复蓄水池1座,铺设田间灌溉管网。同时,搭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点2处,建设400平方米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中心,推动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出雏形,政策引领、科技护航,让传统产业迸发出新活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沁县人,现在又是沁州黄镇的“当家人”,沁州黄镇党委书记田冠英是这样理解沁州黄的。她介绍道“沁州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不过抛开神话传说和历史,沁州黄小米品质的确是好,这主要取决于沁县的独特气候,比方说沁州黄镇1100米以上的海拔无霜期长,还有就是地域特色,该地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红褐色土壤这些决定的。年年以为到顶了,可是,年年都有进步。广袤田畴,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下跑的大农机,会种地变‘慧’种地,科技种田真的无止境。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农业得以夯实,新老农民得以携手,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沁州黄小米规模化种植有了保障。如今,‘沁州黄’小米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种植发展到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产业兴旺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沁州黄镇抓住“人”这个关键,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干事积极性,建立完备规范机制,打造产业星、民生星、治理星、创优星“四星领头雁”队伍,形成“党委命题、支部书记答题、群众评卷”的工作模式,20个村党组织书记中8人认领了产业星,实现支部有目标、支书有责任、党员有任务,以党的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全镇铺开了万亩沁州黄、万亩晋汾高粱、千亩蔬菜的大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沁州黄镇焕发新活力,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小东岭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沁州黄小米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徐阳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华能光伏2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圪垯上村实施蔬菜大棚建设项目、霍沟村实施劳保车间项目、黑峪沟村实施农机项目......沁州黄镇坚持“夯基础、提弱项,抓重点、出亮点”的工作思路,聚焦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统揽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农民满意为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振兴样板”正在稳步推进。同时聚焦人居环境提升目标,延伸南凹、轻城等标杆村整治成效,确保全镇2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人居环境提升目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上,走进乡镇看发展让人有更多感触。如今,沁州黄镇所辖区内的乡村沃野千里,丰收在望。小东岭村蕴藏活力,动能强劲;徐阳村绿水青山,人地和谐......从“一张蓝图”到眼前的“一幅实景”,沁州黄镇在乡村振兴的这条路上不断前行。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下一步,沁州黄镇将继续锚定县委“一城、两地、三强”的发展规划,紧盯该镇“一个目标、三大定位”的宏伟蓝图,知重负重、担当担责,专项行动再抓实,产业发展再延伸,环境整治再发力,扮靓沁县“东大门”。
编辑:郭鸿雁
审核:李旭平 白冰